近日,《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这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对“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总体性规划。
在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发表六周年之际,光明网理论部邀请参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部分专家、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知名学者和青年学者,深入探讨如何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理论创新、服务科学决策、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创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业绩,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坚实学理支撑,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本期刊发光明网记者专访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韩喜平的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蓬勃发展》。
问:作为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韩喜平: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体系中的一个子规划,《规划》本身就体现了在新的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展的高度重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这是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的高度对“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的总体性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要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需要我们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不仅要用中国理论探索中国发展,构建理论中国、学术中国,还要着眼于解决世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其次,《规划》突出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人类社会的伟大进步正是建立在不断地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基本的理论、不断地认识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总结中国之治的宝贵经验,同时也需要担负起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的重要历史任务。
再者,《规划》实事求是分析了我国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比如,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概念不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中国自主理论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化阐释较弱,政治性与学术性话语不同步、对于本土经验的独特性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当中国经验事实与西方理论模型发生碰撞时,学界甚至会“进行削足适履的解释”。此外,目前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型难以解释中国四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更难以概括和呈现中国经验,导致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没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展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理论和话语优势,“卡嗓子”的问题亟需解决。
问:《规划》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哪些重要方向?
韩喜平:第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只有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才可能提出更多具有标识性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模型。
第二,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服务主体是人民,所开展的研究工作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聚焦于当下人民的真实生活问题,直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才会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强大的影响力。
第三,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培养国际顶尖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和后备中青年人才,形成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建立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性的制度体系,产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本土化和竞争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发展中国理论,繁荣中国学术。
问:《规划》提出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着眼于哪些方面?
韩喜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我们党不断坚持理论创新的基本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与时俱进、切实可行的根本经验。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政治的清醒来自于理论的坚定,历史已经证明,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使人民生活得到日新月异的改变,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勇往直前的动力。
要与时俱进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理清问题的思路、把握历史的脉络、总结发展的规律、凝练深刻的发展理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社会科学化处理,进行理论化融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现代知识体系和现代思想脉络中,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要总结中国成功的基本理论,深刻解读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对于中国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解答。有生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要构建立足中国国情、破解中国问题、解释中国实践、推动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从历史、实践、理论、制度多方面深入阐述,从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的视角展开研究,在阐释中国发展方案的同时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
要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传播。用学术讲政治,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的统一,升华政策经验,并转化为一般的力量建构。
要围绕新世纪世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列宁在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时曾指出:“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面对当前世界,我们要像马克思那样科学地检验以往的理论,要直面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提出原创性的中国答案。
问:《规划》提出的“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对高校和学者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韩喜平: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高校建立起了一大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还有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在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自然也是主力。当前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对于高校和学者都有着新的要求:
对于学科建设,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做强做大。特别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理化、学科化建设,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统一,加强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建设、学科化设置。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加大经典著作编译和研究力度,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继续推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等平台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专业性地回答实践问题,并与时俱进地推进各学科的发展,根植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探索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话语体系建设方面,要面向中国问题,构建中国理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深刻把握这一时代潮流和历史机遇,努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时代契机。
人才培养方面,要多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形成一批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理论队伍,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在增进文明交流中发挥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的重要作用,要用深刻的学理影响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染学生,培养堪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问:高校如何为“形成党的创新理论学术支撑体系”做出贡献?
韩喜平: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是思想的集散地,是知识传承的重镇。为形成党的创新理论学术支撑体系做出贡献,高校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各学科建设,用各学科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改变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在某些领域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三失”局面。做好这一工作,不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加强学科的学术性、学理性和思想性、规范性建设。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各学科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形成更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和更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理化成果。
二是用中国经验丰富中国理论,用中国理论破解中国乃至世界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重要资源,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职能。我们需要且也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的智慧破解世界问题,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的思想。
三是促进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学科间的良性互动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赖以运行的基本存在形式,而且学科总是在不同学科间的融合交流中不断发展的。要紧跟时代,厚植基础,博采多学科之长,面对综合性问题,形成深化理论建构。
四是搭建平台,汇集人才。高校是人才的汇集地,高层次人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发挥高校优势,深入实施人才集聚计划,在建好引聚平台的基础上,推进人才体系建设,研究编制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规划,同时,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发挥智库平台引导作用,提出更多建设性的重大建议和标识性原创概念。
五是培养人才,保证后继有人。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高校要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扶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建设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结构合理、专业突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培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培养拔尖领军人才,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来源:光明网